特朗普,这位商界出身的总统,最信奉的就是“交易的艺术”。他上台半年多,费了九牛二虎之力,又是通话又是施压搭档网,总算把俄乌双方都拉到了谈判桌前。全世界都以为,这回总该消停了吧?结果呢?不到十天,双方拍拍屁股走人,回头就互相指责对方“根本不想和平”。
症结在哪?说白了,还是那点儿地盘的事。 谁都不肯在领土问题上让步,都觉得自己吃了大亏。这下特朗普可就尴尬了,他像个尽心尽力的“和事佬”,结果发现这俩人压根就没打算握手,只是过来歇歇脚,顺便看看对方的底牌。这让他花了半年多的心血,几乎打了水漂。
特朗普能不火大吗?他对着媒体直言不讳,说对俄罗斯的“疯狂轰炸”感到极度不满,认为这“不是个好现象”。为了逼普京就范,他甚至放出了狠话:要是50天内俄罗斯还不跟乌克兰签和平协议,美国就要对你征收“非常严厉”的关税,而且还要通过北约给乌克兰送“爱国者”防空导弹。
这通操作,看上去是“极限施压”,但俄罗斯那边似乎并不买账。梅德韦杰夫在社交媒体上轻描淡写地回了句,说这是“戏剧化的最后通牒”,全世界都惊了,但“俄罗斯对此无所谓”。这话翻译过来就是:吓唬谁呢?
然而,就在特朗普忙着唱红脸唱白脸的时候,泽连斯基那边,却用实际行动给了所有人一个“惊喜”,或者说是“惊吓”。
8月24号,乌克兰独立日。这一天,泽连斯基的讲话格外引人注目。他站在镜头前,一改往日总是请求援助的姿态,而是挺直了腰杆,高声宣布:“如今的乌克兰已变得更加强大,有能力去实现愿望”,乌克兰“不是欧盟的穷亲戚,是强大的盟友”。
就在当天,数十架乌克兰无人机像一群愤怒的蜂群,扑向了俄罗斯的腹地。波罗的海港口乌斯季卢加的一座大型炼油厂火光冲天,黑烟滚滚。这可不是小打小小闹,这是对俄罗斯能源心脏的一次精准打击。乌斯季卢加港是俄罗斯重要的能源出口枢纽,这一炸,直接打在了俄罗斯的钱袋子上。
这还没完。紧接着,俄罗斯其他地方的能源设施也接连遇袭。乌克兰的战术很明确,就是不跟你在一线死磕,而是玩起了“偷袭后方”的游击战。你打我的城市,我就炸你的油田;你轰我的电厂,我就断你的财路。这种打法,让俄罗斯媒体都惊呼:泽连斯基根本没有谈判的诚意,他开始了新的行动!
战场上正面硬刚,乌克兰毕竟实力有限。但把战火烧到俄罗斯本土搭档网,专门挑你最值钱、最脆弱的能源设施下手,这意义就完全不同了。
首先,这是在创造新的谈判筹码。俄罗斯的战争机器靠什么运转?靠的就是卖石油、卖天然气换来的真金白银。现在乌克兰直接打击你的生产和出口能力,等于是在给你“抽血”。血流得多了,你在前线的底气自然就没那么足了。到时候再回到谈判桌上,可能就得掂量掂量了。
其次,这是在“提醒”整个欧洲。欧洲国家虽然在制裁俄罗斯,但在能源上,那关系是千丝万缕,剪不断理还乱。乌克兰这么一搞,国际油价一波动,欧洲的能源安全立马就得亮红灯。这就等于在告诉欧洲:别光看着,俄乌打仗,你们也别想安生。想让我们这边消停,就得拿出点实际行动,加大对俄罗斯的压力。
最有意思的是,这背后似乎还有特朗普的影子。
英国《金融时报》爆出一个猛料,说是在7月份的一次通话里,特朗普曾私下“怂恿”泽连斯基,让他加大对俄罗斯纵深目标的打击力度。据说特朗普的原话是这么问的:“弗拉基米尔,你能打到莫斯科吗?你能打到圣彼得堡吗?”
泽连斯基的回答也相当干脆:“当然。只要你们给我们这些武器,我们就可以。”
报道还说,美国后来真的给乌克兰提供了一份可能交付的远程武器清单,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“陆军战术导弹系统”。这玩意儿射程远,精度高,要是真给了乌克兰,那俄罗斯本土可就真的没什么安全地方了。
特朗普,一方面扮演着和平使者,苦口婆心地劝和;另一方面,又私下里给乌克兰递“刀子”,鼓励他去捅俄罗斯的心窝子。他到底想干嘛?
这其实是特朗普式“交易艺术”的体现。他可能觉得,光靠说教和制裁,普京是不会轻易服软的。必须得让俄罗斯“感到痛苦”,让他觉得战争的成本高到无法承受,他才有可能真正坐下来谈。所以,他一边组织谈判,摆出和平的姿态,一边又默许甚至鼓励乌克兰升级行动,给俄罗斯上点“眼药”。
这种做法风险极高,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局势彻底失控。但从特朗普的角度看,这或许是打破僵局的唯一办法。他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一份“和平协议”,作为自己重要的政治资本。为此,他不惜走钢丝。
而泽连斯基,显然也抓住了这个机会。他敏锐地察觉到,无论是美国的援助,还是欧洲的支持,都不是无限的。国际社会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热点事件分散。他必须用更激烈的行动,来维持冲突的热度,来证明乌克兰依然有战斗的意志和能力。
所以我们看到,他一边在独立日宣称“乌克兰变强大了”,一边用无人机去证明这份“强大”。他甚至还公开表示,乌克兰军队已经进入了俄罗斯的别尔哥罗德州开展军事行动。这种直接派地面部队进入对方领土的做法,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。
他还对路透社说了一句更狠的话,当被问到如果特朗普上台后停止援助怎么办时,泽连斯基回答:“好吧,我们会在没有你们的情况下战斗。”
它表明了一种姿态:乌克兰的命运,最终要掌握在自己手里。你们的援助我要,但如果没了,我也不会跪下。这种破釜沉舟的决心,让西方那些希望尽快结束冲突的政客们,也不得不重新评估局势。
从历史的角度看,以弱胜强的战例,往往不是靠硬碰硬,是靠打破对方的平衡。二战时期,敌后游击队通过破坏交通线、袭击后勤补给,极大地牵制了德军的兵力。现在乌克兰对俄罗斯能源设施的打击,颇有几分这种“非对称作战”的味道。它不是为了占领多少土地,是为了瓦解对方的战争潜力和经济基础。
如今的局面,可以说是一团乱麻。特朗普的和平努力,被乌克兰的无人机炸得七零八落。他精心设计的谈判桌,现在看来更像一个中场休息的凉亭。俄罗斯发现,这场原本以为可以速战速决的“特别军事行动”,正在变成一场消耗巨大的持久战,而且战火已经烧到了自己家里。乌克兰则在用一种近乎“赌博”的方式,试图为自己争取一个更有利的未来。
泽连斯基说乌克兰变强大了,这种强大搭档网,或许并非指军事硬实力上的超越,而是一种战略和意志上的蜕变。他不再将所有希望寄托于外部的“安全保障”,而是主动出击,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定义战争的节奏和谈判的议程。
冠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